彩如翠滴意入丹青——领略瓷器上的“刺绣”艺术旅游 - 鄂尔多斯网

彩如翠滴意入丹青——领略瓷器上的“刺绣”艺术
2020-02-02 17:04:20   来源:    
评论:0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与瓷器相关的艺术有很多种,而刻瓷艺术独具一格。刻瓷,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上进行雕刻的技艺,它以优质瓷器为载体,以镌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与瓷器相关的艺术有很多种,而刻瓷艺术独具一格。刻瓷,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上进行雕刻的技艺,它以优质瓷器为载体,以镌刻痕迹的深、浅、浓、淡为艺术手法,以线条部位的韵律性彰显出书法的韵致与绘画的意境。具有200多年历史的青城刻瓷技艺,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 ——编者

琢瓷成画

 

骏马奔腾

 

  在胎如润玉、釉如柔绫的瓷器、瓷板表面,刻画、刻凿、镌刻人物肖像、山水、花鸟、书法等,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在内蒙古展览馆传统工艺馆欣赏独具特色的青城刻瓷作品,浑然天成,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可谓“观有笔墨,触有手感。彩如翠滴,意入丹青。 ”

  “叮叮当当……”在传统工艺馆,悦耳的金石之声,叩响清晨的宁静。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刻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建永一手持刀,一手握锤,屏息凝神,在瓷盘上敲打。刀锋轻重有度,时而沉着下力,时而小心翼翼。

  青城刻瓷是呼和浩特市传统手工技艺,具有200多年的历史。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被形象地称为瓷器上的“刺绣”艺术。

  在王建永的刻瓷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青城刻瓷工具,有刀具、锤子、刷子等“。青城刻瓷所用的工具并不复杂,可根据瓷质不同及表现手法制作工具。特制刀具用高碳钢和金刚钻制成,顶端磨成圆锥状、平刀状和斜刀状。雕刻人物肖像时一般用圆锥状的刀具,錾的点细而深,方便着色。”王建永说。

  上午,传统工艺馆迎来一批中学生,青城刻瓷技艺传承人为他们展示了青城刻瓷的制作工序,他首先在白瓷盘上用墨书写或绘画,然后按照瓷器上的墨稿用刀具刻画、镌刻。“青城刻瓷传统技法有钻刀法、双勾法和刮刀法。钻刀法是用小木锤均匀地敲打高碳钢钻刀,使之在瓷器表面形成大小、疏密、深浅不同的点的排列,构成所需要的画面或字体。双勾法是用锐利的金刚钻石刀沿字体或画面的外轮廓刻画,用双线表现字体和画面。刮刀法是先用双勾法刻出字画轮廓,然后再将双线间的瓷釉刮去,以便填色。青城刻瓷所用的瓷盘多为景德镇的白瓷盘、黑釉盘等。白瓷盘通透度好,适合奔马图的创作,为骏马增加了飘逸和灵动。”王建永介绍说。

  “青城刻瓷有‘一锤定音’的特性,当工匠敲下一锤,瓷盘上一点一划将无法填平和修改,这就要求匠人拥有扎实和精湛的技艺,从材质选择、工具运用、刻制步骤、着色方法、层次处理,到刻画各种形象和图案的艺术处理手法等,都要做到深思熟虑,胸有成竹。”王建永说。

  青城刻瓷是一项综合性的传统艺术,工匠要兼具书法、绘画、金石、雕刻等技艺。“瓷器易碎,一不小心便会前功尽弃,因而这门技艺讲究眼力、精力、手力的精妙配合。其中山水花鸟类的刻瓷作品对绘画的要求很高。”王建永说。

  传统工艺馆陈列的青城刻瓷作品主要有瓶、盘、瓷板等。刻瓷风格素雅,刻凿讲究,既体现了传统书画艺术风格,又保持瓷器表面的晶莹光洁。

  经过长期探索,王建永借鉴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拓展刻瓷的艺术表现,创作了刻瓷作品《釉雕伟人肖像系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表现形式上吸收了人物绣像的手法和传统的铁线描、浅绛渲染的艺术处理手法,强调了线的节奏与韵律,积点成线,疏密有序,使线条显得古拙质朴、苍劲有力。面部根据层次要求施于柔和过度渐变的点彩后产生国画渲染的效果,加强了立体感。

  据了解,刻瓷人物肖像所用瓷盘一般为炻瓷或高温白瓷。炻瓷釉面色彩柔和沉着,釉面较软,不易崩裂。白瓷光亮润泽,质地坚实细腻,显得典雅华贵。“在瓷盘上镂刻人物肖像有一定的难度,最大的难点就是‘像’,再加上刻瓷不可更改的特性、每种瓷盘不同的属性,每一刀下去都要求十分精准。如何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征是作品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工匠深入了解表现对象的历史背景、经历、性格等。刻瓷人物肖像不能仅仅满足于惟妙惟肖,要有气质和深度,做到形神兼备。”王建永说。他创作的一件别具韵味的刻瓷作品《雪景》,似一幅水墨写意画。画中皑皑白雪,采用留白手法,将白瓷的纯洁肌理、水墨的唯美意境及刻瓷的精雕细琢完美融合。

  近年来,王建永创作的青城刻瓷作品有《釉雕伟人肖像系列》《吉瑞祥龙》《铁骨傲梅》《骏马奔腾》等,有的作品多次获奖。他说,每一件刻瓷精品的呈现,都需要几百万次的敲打。

 

腊尽春回

 

古朴典雅

  追本溯源,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是刻瓷的前身。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赏玩瓷器之余,很想把诗文书画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当时的工匠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这是最早的刻瓷。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制的典型代表。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刻瓷艺术真正兴起。乾隆皇帝曾题咏宫中瓷器艺术品,有的直接题写于瓷器之上。为使乾隆皇帝墨宝留在瓷器上,宫廷工匠使用金刚石刀具在瓷器上镌刻,而后施墨,墨渗透至瓷胎之中,经久不变。乾隆年间已有在瓷面上刻画山水等纹饰的刻瓷作品。乾隆后期,“造办处”还专门制造供皇宫使用的刻瓷工艺品。这个时期,刻瓷发展成为瓷器装饰艺术。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设镌瓷科,培养了一批专业刻瓷人才,从而使刻瓷艺术兴盛起来。

  青城刻瓷在数百年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刀法粗犷豪放、刻层较深、色彩浓烈的特点。据了解,青城刻瓷起初用稀释后的颜料进行渲染,但经过长时间比较后,工匠们发现色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后来工匠们借鉴低温釉染工艺。这种工艺对于刻瓷艺术品上图案或字迹的颜色保存,有着很好的效果。传统的青城瓷刻工艺品只有黑白两色,自从低温釉染工艺出现后,工匠们逐渐探索出刻瓷彩绘、刻瓷影雕、瓷刻镶嵌金属和螺钿等复杂工艺。

  青城刻瓷艺术内涵丰富,别具韵味,兼具画面的艺术美、雕刻的立体造型美、材质的自然肌理美和工艺的装饰美。它兼有实用性、艺术性和欣赏性,因而这项古老的传统艺术具有强烈的生命力,被誉为“神奇的艺术”。青城刻瓷经过刀雕斧凿,无光的画面与光亮的瓷面相互映衬,强烈对比,犹似锦上添花,“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古朴典雅的青城刻瓷作品适合于室内架上陈设装饰,是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王建永等人一直致力于传统刻瓷研究、创作和艺术教学。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古老刻瓷的艺术价值。随着喜爱瓷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刻瓷艺术走向民间。

  近年我区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青城刻瓷技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青城刻瓷技艺传承人在传统工艺馆开设“传统工艺大课堂”,一些中小学生特意来学习刻瓷艺术。“以后逐渐在各地设立刻瓷培训班,将这一古老的技艺传承发展。”王建永说。(展示图片均为青城刻瓷作品)

聚焦更多热门资讯请扫码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刊发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